《731》首日票房3.45亿!年轻人占7成

2025年9月19日 电影 1 阅读

9月18日,电影《731》正式上映。令人惊讶的是,这部题材沉重的影片在普通工作日拿下超3.4亿首日票房,总票房迅速突破4亿,成为今年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

首映当天,《731》的全国排片率超过70%,票房占比高达97%——几乎“独占”了大盘。更值得注意的是,72.6%的观众是20-39岁的年轻人。他们,成了这部电影的主力观影群体。

 

影片自开启预售就备受关注。在淘票票和猫眼两大平台,累计超过700万人点击“想看”。上映当天,《731》连破三项纪录:

  • 中国影史首映日场次纪录(原纪录《速度与激情9》22.9万场)

  • 国产片首映日场次纪录(原纪录《独行月球》22.3万场)

  • 近三年首映日场次纪录

全国超过27万场放映,吸引近千万观众走进影院。

谁在第一天就去看《731》?

数据显示,观众性别比例非常均衡——男性50.9%,女性49.1%

年龄上,20-39岁群体成为绝对主力,占比72.6%;40岁以上观众占23.3%。由于影片明确提示“18岁以下谨慎观看”,青少年观众仅占4%

从职业来看,白领和普通职员占比最高(65.8%),其次为服务业与工人(22.8%),学生和公务员分别占8%和3.4%。

在地域分布上,《731》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观影热潮。

四线城市排片占比最高(73%),二线城市票房贡献最大(2555.2万元)。
城市票房排名依次为:上海(293.5万)、北京(244.2万)、成都(202.8万)、广州(134.9万)。

不少影院特意增强了“仪式感”——把首场放映安排在上午9:18,并标注为“警钟长鸣场”。很多观众专门挑选这一场次,甚至有人特意选在9排18座,拍照留念发在社交平台上。

尽管是工作日,《731》的上座率仍高达24.5%,白天时段也超过15%。有影院经理发文感慨:“很久没在工作日白天看到这么多观众”,并提到“很多人片尾结束仍久久不离场”。

电影内容也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提出:电影中实验者的居住和饮食条件是否“过于良好”?

也有网友科普回应:历史上731部队为保障“实验数据”准确,确实会短期维持被试者的健康环境——但这背后是更残酷的真相。

《731》聚焦1945年抗战胜利前,日军在哈尔滨以“防疫”为名实质开展细菌战研究、用活人进行实验的黑历史。

不少观众评价:“看完更理解何为‘吾辈自强’”。也有观众对电影叙事方式提出不同看法,引发关于“历史题材该如何拍摄”的讨论。

同日,影片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现场气氛庄重,主创团队分享创作初衷时说:“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不忘苦难,珍惜和平。”

首日成绩不仅反映了电影的市场号召力,更折射出观众对历史的深切关注。本周末《731》排片仍在上升,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总票房可能突破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