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许多影迷不知道,这首信天游的词作者是导演陈凯歌,在他32岁那一年,他第一次踏上陕北的黄土地。
40年前,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石破天惊般震动世界,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9月24日,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式上,歌手韦唯再度唱响片中的《女儿歌》。陈凯歌获颁本届“卧虎藏龙东西文化交流贡献荣誉”时,登台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当晚,经过修复的《黄土地》在平遥电影宫进行了特别放映,导演陈凯歌与男主角王学圻,同导演贾樟柯一起,以“厚土与诗意”展开对话。
活动现场
有什么东西,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
1984年,陈凯歌为了拍摄《黄土地》,第一次来到陕北看景。陌生的风景,肃杀的北风,“我看见远处山坡上孤零零的树,没有人迹,但是有一条小路被踩白了,可以直通那条树。土地好大,黄河的声音很轻微,很安静,也许因为泥沙俱下的缘故,白天不太能听到它的声音。沟壑之间,放羊人会唱几句信天游,非常哀伤,但是你又觉得好像又很欢喜的样子。”陈凯歌说,自己当时并不能明确概括那些景象带来的感受,但他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土地、人、黄河、道路、这棵孤零零的树,一起在高原上孕育着一件大事。”
那些画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影片改编自柯蓝的文学作品《深谷回声》,后来陈凯歌将其改名为《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