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周,《749局》的预测票房从首日的9亿+跌到如今4亿不到

2024年10月11日 电影 83 阅读

科幻电影工委会会长王红卫告诉娱乐资本论,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科幻的创投主要有中国科幻大会、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科幻片单元、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以及此次北纬30°科幻电影周的创投环节。

其中,同样由科幻电影工委会策划的金鸡科幻创投和北纬30°电影周科幻电影创造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前者更注重项目的市场性,而后者以“IP改编、AI共创”为特色,基于最新的产业动态,为科幻电影产业输送优秀项目与人才。

北纬30°科幻电影周的创造营于7月启动,在80多位报名导演中,组委会要求导演至少有自己创作的科幻剧本,考察其对科幻的认知和未来职业规划,并优先选择拍过科幻短片的导演。

之后,主办方将26个来自《科幻世界》、八光分文化等平台和作家的文学IP交到15位导演的手上,合理运用机制避免同题竞争,通过剧本改编方案和中期路演,选出5位导演,给予资金、设备、场地支持。5位导演利用象山丰富的影视产业资源进行前期勘景,并在训练营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剧本修改,最后进行为期10天的拍摄剪辑创作。

在上周末举行的终期路演中,五位青年导演都交出了令评委颇为惊喜和满意的作品,也让我们看见当下科幻电影创作的新可能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

获得“最具商业潜力项目”和“年度科幻电影项目”两项荣誉的《爱的小屋》由阳子政执导,改编自陈揪帆的同名小说。短片以成熟的科幻惊悚类型元素以及与当下现实的贴近性备受好评。

《爱的小屋》主要讲述一位女性如何被AI所骗,进入一栋人工智能“猎杀小屋”历险的故事。杨超总结,这个故事的优势在于“密室捕杀机制”的设定简单,主题结合对人工智能觉醒的警惕,场景又限定在现实的家居范围内,“最近《异形:夺命舰》的成功说明华语电影市场对这类科幻惊悚片、血浆片的需求极大,同时这类电影又是当下所缺乏的。”

王崑琳导演的《α临终关怀计划》讲述2089年致力于临终关怀的二代机器人阿尔法面临淘汰,在逃亡过程中如何自我拯救的故事。影片仅靠“一山、一羊、一人”的空间影像巧妙呈现末日世界的孤独感,台词蕴含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和类“忒休斯之船”悖论的设定。

同样改编自陈揪帆同名小说的《云爱人》由邓迪执导,针对当下人们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对虚拟关系的迷恋,特别设计了一款名为“US”的产品用于揭露AI伴侣的虚假性,作为核心视觉形象,这款产品极具未来感。取景也仅有一座落地窗普通小屋的室内、草丛和海边。

王红卫认为,该片为青年导演提供一个范例:如何在一个现实环境中拍出科技未来感,“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国做科幻电影具备的某种优势,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国一样有这么多可以拍‘新未来’的地方。20年前,这个地方可能是美国、是日本,今天我们在象山就能找到这样的充满未来感的景观”。

此次北纬30°科幻电影周落地象山既基于此地对于科幻影视产业的资源与资金支持,也方便导演利用象山依山傍海丰富的自然景观进行取景拍摄。

以上两部在视听语言上“充满未来感”的短片,也出现了同类型的问题,用杨超导演的话说“当片中老人出现时,科幻感好像消失了。这实质是一个视听语言的问题。”在《α临终关怀计划》中,这位老人是机器人的创造者、一位人类博士。《云爱人》中,是在故事发生30年后,坐在海边回忆往昔的老年女主。

王红卫认为这是目前国内科幻电影创作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果导演喜欢科幻电影,他可能天然会对某种具有未来感的、高假定性的东西感兴趣,这部分相对观众来说比较陌生,只要实现一定的逼近度——还不能说是逼真度,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个真的是什么——可能观众就会相信和带入。可是一旦涉及到观众熟悉的现实部分出现任何一点瑕疵,观众都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

王红卫

归根结底,这还是电影基本创作规律的问题。

杨超导演认为,科幻电影更需要注重视听语言。“好像导演一旦拍了科幻,有能力去改造现实了,就不需要把电影拍成空间影像和精彩的空间调度镜头设计了,因为特效以及内容本身那种超现实的细节已经很吸引人了。这其实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误区。”

这个问题在科幻电影中普遍存在,杨超以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举例,认为其拍摄的《边境杀手》的视听语言呈现要远超同样由他执导的科幻电影《沙丘》。

孙兴盛执导的《灵魂出租车》根据原著《异体孤魂》的核心设定“灵肉分离”进行了大胆的在地化改编,将发生外太空的故事搬到了地下车库:一位网约车司机出车祸后附到车身上,与一位陌生女孩开始一段公路冒险。短片在封闭空间中展现科幻悬疑元素,而长片则希望展开一段公路喜剧,在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大胆地“反叛”,但又抓住了原著的精髓。

杨超对这个作品印象深刻。“《灵魂出租车》其实涉及到一个非常当下的细节,即算法中的司机。这个故事除了是公路喜剧,还可以添加爱情元素——当只有灵魂附着在车身上时,他的妻子还能否接受他。这背后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亲密关系更新的认知。”

《灵魂出租车》创投终极路演现场

张小北总结,科幻电影创作者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故事,第一,要具有独特的、具有明显高概念特点的核心科幻创意。第二,得具备一个可具有拓展性世界观,第三,要么有一组具有深度的人物关系,要么有一个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常独特的角色。

现在很多年轻科幻创作者实际上还是走的艺术电影这条路,就是自我表达加上科幻的外壳,好像科幻是一个比较新潮的东西。这种故事在短片上暴露的问题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一旦扩展成长片,所有外来附加上的科幻概念就会与故事骨肉分离。”

张小北认为,未来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方向是“先找到当下市场上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主流的类型,比如喜剧、爱情、惊悚、动作等,再依托成熟类型叠加科幻,去找到能与中国观众取得情感共鸣的故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