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名高管和骨干被查:宜昌这家老牌国企,为何塌方式腐败?

2024年9月26日 新闻 14 阅读

“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情况下,违法乱纪在宜化一度成为常态,靠企吃企问题不断滋生蔓延,搞垮了企业,带坏了队伍,也败坏了风气。”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大真说,党组织对宜化的腐败问题进行彻查,对靠企吃企突出问题集中清理,彻底挽救了宜化,拨正了企业前进的航向。

促改促治:

督促市属国企以案为鉴排查整改,防止国企高管通过同类营业、关联交易等谋取不正当利益

从收购枣化开始,蒋远华等人就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处心积虑赚“家业”,他们不是想着如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是要借改革之机,将宜化变成“家天下”的私人企业。

“宜化系列腐败案的查办,强化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宜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占学识说,通过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案件查办和以案促改,校准了国企改革发展方向。

滚动查案不停步,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集中办案结束后,宜昌市纪委监委指定专门部门跟踪查办宜化其他问题线索,特别是对在蒋远华案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作案的问题严肃查处。在全市国企反腐高压态势下,仍不知止的宜化集团原副总经理张忠华、冯加新等人被立案查处。

查办国企腐败案件,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查办宜化系列腐败案,对靠企吃企问题全面清查,对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并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监管,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针对案件暴露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关联交易等问题,宜昌市纪委监委督促宜化集团全面修订管理制度,通过废、改、立及时停止以往错误做法,建立正确导向,树牢纪律规矩意识,引导企业依纪依法规范管理。宜化集团纪委强化监督执纪,督促党委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加强全产业链全过程廉洁风险防范。

查办宜化系列腐败案后,宜昌市纪委监委建议市委对市属国企开展专项巡察,目前分2轮先后对11家市属国企开展了巡察;建议市国资监管部门督促全市国有企业对照宜化案件暴露的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及时纠偏纠错。

鉴于巡察、案件查办、专项检查等发现宜化等国企管理人员出资成立民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谋利,廉洁风险较大,宜昌市纪委监委推动开展同类营业、关联交易、影子公司等违规问题清理,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出台《关于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防止领导人员利益冲突的办法(试行)》,强调市属国企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同类营业或关联交易等为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经过清理,200余名管理人员从关联民营企业中退出全部股份。

案件暴露出国企领域监督失位缺位,宜昌市探索实行“室组地企”联动联合协作机制,由一个监督检查室联系市属国企、一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口监督、一个审查调查室负责个案指导、相关地方纪委监委协作配合,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向市属国企选派7名纪委书记并任命为监察专员,加强对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纪检工作领导,制定实施《市管国有企业纪委书记选配管理暂行办法》《市管国有企业纪委履职情况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市管国有企业纪律审查工作的意见》等,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