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政治感染力、理论穿透力、历史自信力和实践指引力,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画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总蓝图、施工图,全面吹响了向建成教育强国宏伟目标迈进的动员令,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1.8万,每年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100万名大学生,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张东刚:“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教育事业发展进步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给出了答案,阐释了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六大特质:“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也就是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