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对比!有人逃兵役,有人选择“最红”时期入伍

2025年10月22日 娱乐 9 阅读

       巅峰时转身:他放弃的何止是钱?​

 

1994 年的林志颖有多红?出道两年发行 6 张专辑,每张销量轻松突破30万张;主演的电影场场爆满,演唱会门票刚开票就被抢空,连走在路上都有二十多辆车的粉丝追着签名。这样的热度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商演邀约和天文数字的代言费。​但他偏偏在这时按下了 “暂停键”。按台湾当时的规定,因为哥哥刚入伍,林志颖本可以合法推迟兵役;经纪人更早就为他安排好学校,只要去读书就能避开服役 —— 这可是当年无数艺人求之不得的 “捷径”。可面对这些 “便利”,林志颖只说了句 “好男儿就要去当兵”,便开始了密集的告别演出:4 张专辑、3 部电影、两场演唱会,把所有工作收尾后,素颜穿着简单休闲装,在万人送别中踏入了军营。​

没人知道他放弃了多少。光是已签约的广告和影视剧,违约损失就高达千万;两年空白期里,娱乐圈新人辈出,随时可能被观众遗忘。但他在日记里写道:“男人的肩膀是用来扛责任的,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这份清醒,在名利场里格外珍贵。​

 

进了军营,林志颖才发现,明星光环不仅没用,反而成了 “原罪”。新兵训练的三个月里,他和六十多人挤在大通铺,每天五点多起床叠豆腐块、扫厕所,匍匐前进、打靶射击样样都得练,成绩却要比别人好才能不被说 “搞特殊”,最后竟凭着全优表现拿到四次荣誉假。​更委屈的是在艺工队的日子。按规定他要跟着货柜车巡演,四十五分钟内必须搭好灯光音响,一年要演两百场。可台下全是同龄士兵,看到他这个 “偶像明星”,非但没有掌声,反而全是 “呕” 的喝倒彩声 ——“他们觉得我的女朋友可能是他们的粉丝,把我当成了假想敌”。​

 

换别人或许早就崩溃了,但林志颖没抱怨。第三次被嘘时,他干脆走下舞台,径直走向那些喝倒彩的士兵,伸手要握手。“你走到他面前,他总不好意思不回应吧?” 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让现场的气氛彻底变了。第二首歌响起时,嘘声变成了掌声,到后来士兵们还会跟着他一起合唱。那段日子里,他既当主持人,又当伴舞,甚至在魔术表演时躲在后台递道具,把 “明星架子” 抛得一干二净。​

 

       如今的闹剧形成鲜明对比

 

三十一年后,同样的兵役义务,却成了某些艺人的 “烫手山芋”。王大陆花360万台币找中介伪造病历,试图逃避兵役,案件一查竟牵出一串 “同谋”;修杰楷花 15 万台币买 “高血压” 诊断证明,即便后来服了五个月替代役,还是因涉案被铐走,吓得家里孩子当场哭闹;陈柏霖则因 “气喘” 免役的说法再起争议,被检警拘提调查。​更荒诞的是,为了逃兵役,圈内竟衍生出一套 “操作指南”:有人故意增重减重改BMI值,有人长期熬夜制造健康问题,还有人花钱请人冒名去做体检,让 “逃兵役中介” 成了有利可图的集团化生意。这些绞尽脑汁的 “小聪明”,和林志颖当年的坦荡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有人说 “服兵役会影响事业”,可林志颖退伍后即便遭遇唱片销量暴跌,从三十万张跌到十万张以下,也没后悔过。他自己成立经纪公司,从低谷慢慢爬起,后来既在演艺圈站稳脚跟,又成了专业赛车手,反而活成了更立体的模样。而那些逃兵役的艺人,不仅要面临法律制裁,更弄丢了最宝贵的公众信任 —— 毕竟连基本义务都想逃避的人,又怎能让人相信他能扛起更大的责任?

 

这段军旅生涯反而成为了林志颖人生的转折点。在部队里,他学会了开车、修车,培养了对赛车的热爱。退伍后,他不仅没有过气,反而凭借更成熟稳重的形象开启了事业第二春,成为横跨音乐、影视、赛车的多栖艺人。而当下某些年轻艺人面对兵役的态度,则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观。有人通过更改国籍规避义务,有人利用学业延期反复拖延,更有甚者出具虚假医疗证明。这些行为不仅违背法律,更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