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说唱歌手侃爷(Kanye West)上海演唱会引发的舆论风暴仍在升级。这场原定于7月15日晚举行的7万人规模演唱会,因艺人迟到、早退、播放争议歌曲等系列问题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演出事故。尽管侃爷团队及主办方相继发布声明试图灭火,但漏洞百出的”甩锅”式回应不仅未能平息众怒,反而引发更大范围的舆论反弹。
演唱会当晚,侃爷迟到近两小时才登场,演出过程中又三次中断表演,最终提前结束。更严重的是,现场播放了多首在国际社会具有强烈争议的歌曲,这些歌曲内容涉及种族歧视等敏感话题,此前已在多个国家被禁播。观众反映,整场演出舞美简陋、音响效果极差,疑似存在假唱情况,而现场提供的餐饮服务也极其糟糕。
侃爷团队在事后声明中将所有责任推给技术设备和主办方:迟到归咎于”设备调试不理想”;中断表演解释为”设备故障”;争议歌曲播放则声称是”主办方人员操作,艺人不知情”。这种完全撇清自身责任的表述立即引发网友群嘲——作为演唱会绝对核心的艺人,侃爷既未在发现问题时叫停演出,也未在事后第一时间致歉,其声明的”震惊”表态显得尤为虚伪。
主办方的道歉声明同样缺乏诚意,通篇使用”深表歉意””诚挚道歉”等虚词,既未公布具体赔偿方案,也对争议歌曲一事避而不谈。这种敷衍态度进一步激怒了购票观众,相关投诉平台已收到超万条维权申请。
事件在国内外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国内网友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质疑审批流程是否存在漏洞,为何能让争议歌曲通过审查;二是呼吁严查主办方资质,是否存在违规操作;三是抵制侃爷今后在华的一切演出活动。
国际舆论场则呈现复杂态势:既有理性声音支持中国观众维权,也有部分外媒借机炒作”中国演出审查制度”。值得注意的是,侃爷近年来因其争议性言论和行为,已在欧美多国遭到抵制,此次上海演唱会的混乱场面,反而为其反对者提供了新的佐证。
这场演出事故暴露出多个行业问题:首先,国际艺人引进机制需要更严格的政治立场审查;其次,主办方的专业能力和应急机制亟待提升;最重要的是,演出行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必须落到实处。
目前,上海市文旅局已介入调查,重点核查演出审批流程是否合规、争议歌曲如何通过审查等关键环节。法律界人士指出,若查实存在故意违规行为,主办方可能面临吊销营业资质的处罚。
随着调查深入,这场演出事故最终将走向何方尚未可知,但它已然成为中国演出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警示案例。其最终处理结果,或将直接影响未来国际艺人在华演出的整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