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大的蒋欣瘦到脱相,艺人的信念太强了

2025年11月7日 明星 8 阅读

       大骨架减肥,本身就是“hard模式”

 

不是所有减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蒋欣的“骨架劣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减重路更难。我们身边总有这种朋友:骨架小的姑娘瘦5斤就肉眼可见变轻盈,而骨架大的人哪怕掉10斤,看起来也只是“不那么壮”。蒋欣就是典型的宽肩厚背,《甄嬛传》里演华妃时,丰腴的身材衬得她气场全开,可也让“壮”这个标签跟了她好多年。

 

大骨架减肥的难,藏在两个“反常识”里。一是“掉秤慢”,骨架重意味着基础体重里“非脂肪重量”占比更高,同样吃减脂餐、运动,她要比小骨架艺人多付出一倍努力,体重秤上的数字才会动一动;二是“易显老”,小骨架瘦下来是“精致”,大骨架一旦脂肪流失太快,支撑皮肤的胶原跟着变少,就容易出现脸颊凹陷、法令纹加深的“脱相”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的蒋欣“没了以前的灵气”。

我表姐和蒋欣骨架差不多,去年跟风减肥,每天只吃水煮菜,跑5公里,一个月瘦了8斤,结果人没变美,反而因为肌肉流失,肩膀垮下来显得更老。后来健身教练说,大骨架要瘦得好看,得“增肌塑形”和“减脂”同步来,比单纯饿肚子难多了。蒋欣能瘦得有型不垮,显然不是靠极端节食,而是下了系统性的苦功。

 

       不是“为瘦而瘦”,是对职业的较真

 

蒋欣的减重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追潮流”,而是每次都为角色“量身定制”。拍《欢乐颂》时,为了贴合樊胜美“爱美又有点窘迫”的人设,她刻意保持微胖体态,说“这样穿旗袍才够味”;而新剧里她演的是职场精英,需要干净利落的气场,于是开启了严格的减重计划。这种“角色需要什么就变成什么”的自觉,是她作为演员的职业信念。

 

网上流传过她的减肥日常,比我们想象的更“反人性”。早餐是无糖豆浆配水煮蛋,午餐只吃巴掌大的鸡胸肉和焯水蔬菜,晚餐干脆用黄瓜番茄代替;进组时随身带折叠瑜伽垫,收工再晚也要练40分钟普拉提,重点练背和肩颈,让大骨架线条更挺拔。有次她在综艺里说,最馋的时候看着剧组的红烧肉流口水,最后还是转身泡了杯黑咖啡——这种“眼看诱惑却能忍住”的定力,普通人根本扛不住。

 

更难得的是她“不矫情”。减肥期间低血糖晕倒过一次,醒来喝了杯葡萄糖,休息半小时就接着拍;粉丝心疼她“别太拼”,她回复“演员的身材是角色的一部分,不能含糊”。对比现在有些艺人“减肥全靠修图”“卖努力人设”,蒋欣的瘦是镜头前后一致的真实变化,这种“说到做到”的狠劲,才是信念感的真正体现。

 

       蜕变轨迹,十年减掉半个自己

 

《甄嬛传》时期:出演华妃时体重约140斤,珠圆玉润中带着贵气。导演郑晓龙说:“就要这个丰腴劲儿,才像养尊处优的贵妃。”

 

《欢乐颂》时期:饰演樊胜美时已瘦到120斤,但骨架依然显得魁梧。她自己调侃:“我和刘涛站一起,像带了放大特效。”

目测体重不足百斤,西装外套撑不满,戒指在手指上晃荡。粉丝心疼:“瘦得像个纸片人。”

 

期待有一天,她不必瘦到脱相也能接到好剧本。毕竟,我们爱的是那个演技派蒋欣,不是行走的骷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