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没有支棱起来,为何撑不起“大女主”?

2024年10月28日 明星 15 阅读

李沁饰演的田小娥,少了一些风情,多了一些清冷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在传统电视台时代没有任何优势的娃娃脸谭松韵,在年轻化的网剧时代大为吃香,口碑校园剧《最好的我们》之后又主演了“甜宠鼻祖”之一的《狐狸的夏天》;以及与李沁相似、出道很早一直在狗血都市婆妈剧里饰演“受气小媳妇”的张佳宁,通过男频剧《唐砖》成功转网,前两年凭借娃娃脸在分账剧《一闪一闪亮星星》再度夯实甜宠剧赛道之路。

年轻化的垂类网剧或许现在看来,并不如李沁主演的大部分泛众S级剧来得有价值,但是垂类网剧的经验拓展,在这个类型化精品短剧集、高概念剧、创新类型剧吃香的年代,一定能让她有更多选择。

只可惜,她与时代错过了。

“青衣”李沁,将来是宋佳还是曾黎?

李沁是“90花”里最早被贴上“青衣”标签的一批。

“青衣”女演员的字面解读,是能演现实题材剧,不用担心因为年纪增长而难以转型。但换个角度来说,是做惯了花旦、演惯了偶像剧的女演员才需要努力转型来拓宽自己的戏路,李沁恰恰相反。

“台偶教母”级人物陈玉珊主导的虐心古偶剧《狼殿下》,到大女主古偶剧《锦绣南歌》,再到民国奇幻偶像剧《请君》,以及正在拍摄的权谋古偶剧《一笑随歌》,甚至是军旅偶像剧《爱上特种兵》,李沁不是没尝试过娇俏的、甜美的、可爱的、喜感的花旦角色。

确实数据不差,但难有爆款,就像她本人的处境,比下绰绰有余,但要再往上走一步,却是怎么也迈不开步子。

另一方面,从杨幂、刘诗诗等几位“85大花”到杨紫、迪丽热巴几位“90花”,可以感受到,想做“花旦”难免需要“流量”加持,除了拍戏本身,还能为个人和作品带来商务加持。李沁如今的商务,只有一个中高档休闲品牌“Tommy Hilfiger”的代言人,偶有轻奢品牌推广合作都几乎没有重要title,这样的商务资源可以说是“虐”。

所以是李沁不想做“花旦”吗?她在做昆曲演员时的行当本就是“闺门旦”,只是她的基础条件在“花旦”中并不具备很强竞争力,“青衣”也好“清冷”也好,赛道或许可以窄一些。

在表演方面,李沁同样属于不算精湛,但有自己很明显的长板,比如“美强惨”人设与哭戏,她的团队对于这些优势都很清楚,所以《七夜雪》超点夜,李沁的微博热搜是#李沁 越虐越美#。

可是“美强惨”本就属于偶像剧衍生的特殊设定,在某些强戏剧性的情节下才会凸显,李沁最擅长的恰恰就是这种强戏剧性情节的表演,尤其是悲愤、痛心、绝望等大起大落的极致情绪,哭戏的把握都游刃有余。从曾经的“狗血八点档”都市剧到如今的古偶剧,这些她舒适区内的长板可以掩盖大部分的短板。

而短板,则是她在很多脱离古偶剧情节的现实题材和偏生活气息的现偶剧里会显现的,就是不够松弛。比如《人生之路》里网友评价她说话一板一眼像在背书,《爱上特种兵》里说她假装活泼可爱。

这种“不松弛”,一方面是来源于,近七八年来偏重古装剧的出演,让她习惯了古代人区别于现代人的一种微微的“架子”,有了戏曲演员的做打习惯,演起古装剧这种端起的架势非常娴熟,却逐渐忘了现代剧、生活流表演里的松弛。

另一方面,大部分古偶剧的港台导演班底,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不高,他们更追求拍摄的效率,所以只要表演及格就会继续赶场,不存在“调演技”一说。对表演要求颇高的导演,更多的是内地本土年轻导演,他们更热衷于有创新的、强类型化的精品剧,但这些恰恰就是李沁难以闯入的赛道。

那么李沁本人是否有意跨出舒适圈,勇闯新赛道?

据接触过李沁的从业者表示,李沁本人不善综艺、不善访谈、没有特别的长板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她更适合“躲在角色背后”专注演戏。

剧本的选择上,李沁不差S级剧本递上门,只是筛选仅凭身边年轻的经纪人与宣传团队,而她的工作室团队,五年来换过两任经纪人和四次宣传团队,流动性不小、专业性不高、以保守为主。大浪淘沙时代,影视行业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知道想要走上赵丽颖或者孙俪的位置,剧本选择起码是有专业人士进行多轮评估,最后再结合艺人本人意见做选择。

几年古偶剧“挂件女主”做下来,奖项提名归来仍是古偶赛道。2023年播出现实题材作品,2024年播出古偶剧作品,步上许多“85花”后尘。

如果想要坚定做青衣,又不想拓展类型剧的戏路,或许就还需要一个“熬”字。熬到40+的年纪,有可能成为豆瓣9.4分《山花烂漫时》的“张桂梅”宋佳,也有可能成为早年“四大青衣”里唯一仅存的活跃者曾黎,维护着#曾黎好美#的词条,在每部偶像剧里出演女主小花旦们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