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上的传承,易烊千玺的成长答卷
24岁的他,把“难角色”刻进骨子里
“如果拿奖,他将打破刘烨保持21年的纪录,成为金鸡史上最年轻影帝。”颁奖前,易烊千玺凭借《小小的我》中脑瘫患者刘春和一角第四次提名金鸡最佳男主的消息,让全网为他捏紧了期待。从《少年的你》里倔强的小北,到《奇迹·笨小孩》里坚韧的景浩,再到如今蜷缩在轮椅上、说话含混不清的刘春和,他的提名从来不是流量加持,而是用“自虐式”的投入换来的。

为了贴近刘春和的状态,他提前两个月泡在康复中心,跟着患者学习手部震颤的频率、说话时舌头的发力方式,甚至刻意控制饮食让体重维持在“纸片人”状态,只为呈现角色因长期服药导致的消瘦感。“每天收工后胳膊都在抖,得靠按摩才能放松”,他在提名访谈里轻描淡写的话,藏着对表演的敬畏——没有炫技式的爆发,只让观众在刘春和笨拙地夹起筷子时红了眼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演技,正是评委四次青睐他的原因。
即便最终与奖杯擦肩而过,他在现场的反应也藏着少年人的赤诚。当朱一龙说出获奖感言时,他第一个起身鼓掌,笑容比自己提名时还灿烂。后台被问起遗憾,他挠头笑:“能和黄老师、朱老师他们站在同一赛道,已经是最好的学习了。”这种清醒与谦逊,让人们想起五年前他第一次踏上金鸡红毯时的紧张,如今那个攥着裙摆的少年,已能坦然接住行业的审视与期待。
前辈的温柔,是最好的行业教科书
黄晓明与易烊千玺的羁绊,早在四年前的金鸡奖就埋下伏笔。彼时刚凭《少年的你》获首次提名的易烊千玺,在后台被黄晓明拉着聊表演,前辈那句“别怕犯错,角色会替你说话”,成了他的座右铭。如今黄晓明再度摘得影帝,在领奖台上特意提及这个后辈:“我20岁时还被老师骂‘木头演员’,而千玺已经用四个扎实的角色站在这里,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希望。”其实不止黄晓明,金鸡奖现场的老戏骨们都把易烊千玺当成“自家孩子”。沈腾作为主持人,特意在串场时为恰逢生日的他清唱生日歌;张译坐在他旁边,全程拿着剧本和他讨论角色细节;连刚摘得影后的周冬雨都笑着“吐槽”:“我紧张得天天给千玺打电话问‘我能拿奖吗’,他比我还淡定地帮我分析网友评论。”这些温暖的互动,让金鸡奖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了前辈护航后辈的“电影课堂”。

少年派的演员修行
与此同时,易烊千玺正经历着演员生涯的关键转型。三提金鸡最佳男主角的他,虽未折桂,却已完成从偶像到演员的蜕变。当他在《满江红》片场主动要求素颜出镜,当他在《长津湖》零下二十度雪地里反复翻滚,这个年轻人正在用最笨拙的方式,向电影传统致敬。某次电影论坛上,影帝看着台下的易烊千玺感慨:”我们那代人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这代人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但演戏这件事,终究要自己趟过那条河。”
看着千玺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电影做着突出贡献,作为粉丝真的感到很骄傲,也祝愿千玺未来的路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