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樱子接连自爆,是哗众取宠还是特意炒作

2025年11月4日 明星 8 阅读

当赵樱子又一次在热搜上“手滑”爆料时,我真是“佩服”这位女演员将“自曝”变成了一场精准的流量收割行为艺术。从“不小心”晒出聊天记录到“无意间”谈及整容细节,这位曾经不温不火的女演员,正在用一套精心设计的“自爆营销学”,来维持自己那点可怜的曝光度。

 

      半年四次“大动作”,她的“流量密码”有点眼熟

 

要是把赵樱子近半年的操作串起来,会发现她的“自爆”简直是按剧本走的连续剧,每一集都精准踩在热搜点上。5月戛纳电影节是第一波高潮。她一天换4套礼服,连发11条微博晒图,追着阿汤哥求合影被工作人员引导时,还笑着圆场“不是赶我”。被网友骂“蹭热度”后,她不光不删博,还直接回怼“准备发11条哦”,硬把争议拉满。紧接着6月直播时,她突然爆料“一线流量小生向我表白,吓得我两天吃不下饭”,可追问细节时又含糊其辞,网友翻遍娱乐圈名单都没对上号,质疑她“编故事博关注”。

10月的“前男友吐槽”更是把情绪值拉满。她对着镜头眼眶泛红,说前男友没红时送礼物哄人,爆红后就冷暴力,还骂她“太虚荣”,说着说着手指都开始抖。粉丝心疼她遇人不淑,路人却扒出她半年提了4个男星的感情相关话题,直言“这不是炒作是什么?”。刚过半个月,“00后顶流男友”的戏码又上线,精准勾起网友的“侦探魂”,#赵樱子 姓张的00后顶流# 话题一天内阅读量破亿。

 

这些操作是不是很眼熟?就像娱乐圈常见的炒作套路——用私生活制造悬念,用争议话题维持热度,哪怕是骂声也照单全收。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骂”总比“被忘”强。

 

       从“林多美”到“话题女王”,她为什么急着“刷存在感”?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靠“自爆”博眼球的赵樱子,曾经也是凭演技圈粉的“偶像剧白月光”。2012年《因为爱情有多美》里的林多美,哭戏感染力拉满,让21岁的她红遍大江南北。可这之后,她的演艺路越走越窄:拒演《苍兰诀》赤地女子,错过爆火机会;挑剧本眼光不准,接的作品大多没水花;34岁遭遇“中年女演员困境”,优质资源越来越少。

 

转折点出现在她转型直播后。她曾直言不讳:“拍戏熬大夜、冬天穿夏装冻得哆嗦,一部戏片酬50-80万,回款还慢;而直播单场收入就能过千万,当天就能见收益”。但直播带货也需要流量,没有话题的主播很难留住观众。于是“红毯假摔”“自称迪幂孟扎蹭顶流热度”“感情爆料”这些操作,成了她吸引眼球的“捷径”。

这背后藏着的,是无数非顶流艺人的生存焦虑。中国经济网就曾指出,内娱“唯流量论”让很多演员急着博眼球。当身边人要么靠作品爆红,要么靠话题出圈,没资源没热度的艺人,只能用更直接的方式抢镜头。赵樱子的“自爆”,与其说是“虚荣”,不如说是“想红的焦虑”——她只是把娱乐圈的生存游戏,摆到了台面上。

 

一个女演员不靠演技和作品只靠博眼球和卖同情终究持续不了多久。希望未来可以看到她更多好的电视剧,毕竟当年的林多美着实惊艳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