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历史记忆的国际对话开启

2025年9月28日 电影 40 阅读

9月26日,一则电影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影片《南京照相馆》将代表中国内地参加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角逐。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评选动态,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历史记忆传递——它将带领全球观众,再次直面1937年南京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影片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演员主演,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将镜头聚焦于南京大屠杀期间一家照相馆的故事。在沦陷后的南京,一群平民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却在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记录暴行的证据,并冒着生命危险保存这些影像。这间小小的照相馆,成为揭开历史真相的窗口。

 

市场与口碑的双重认可,展现了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截至9月23日,影片票房突破30亿元,观影人次达8452万,成为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豆瓣8.6分、猫眼9.7分的高评分,以及长春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也印证了其在艺术与情感上的高度。由于反响强烈,影片公映期延长至10月24日,覆盖国庆档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期,进一步凸显其社会意义。

 

《南京照相馆》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国内。影片已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上映,而在日本,虽未公开放映,但通过中国驻日使馆组织的专场放映,也引发了讨论与反思。一位前日本自卫官在观影后坦言:“痛苦源于日本社会对历史的回避。”这句话点出了影片跨国传播的价值——它是一面映照历史的镜子,促使不同国家的人直面真相。

 

影片的英文片名“Dead to Rights”设计巧妙,既指无法否认的历史铁证,也暗含主人公在绝境中的勇气。创作团队通过照相馆“冲洗照片”的过程,隐喻对真相的揭示,打破了所谓“亲善”的虚假叙事。片中细节也充满象征意义:按原样复刻的明城墙砖成为平民反抗的武器,童谣《城门几丈高》的旋律反复出现,传递着对家园的眷恋与坚守。

《南京照相馆》此次冲击奥斯卡,早已超越了一部电影的竞赛范畴。它是一次对历史记忆的郑重传递,也是一场通过电影语言展开的国际对话。当奥斯卡的灯光亮起,这束从历史暗房中洗出的光,将照向多远、多深,值得所有人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