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来了!张译演反派,这剧等了9年值不值?
“我的天,张译这次连呼吸都在演反派!”看到《国家行动》预告片里的这条弹幕,我整个人都惊呆了。要知道,张译可是演惯了正气凛然警察的专业户,这次居然彻底“黑化”,成了个坏到骨子里的黑警。
预告片里,他给黑老大点烟、递话、擦屁股,站在阴影里嘴角带笑,眼神冷得像冰。光是这个角色转变,就让人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
说实话,《国家行动》能够播出,本身就是一场胜利。这部剧积压了整整9年,期间多次传出要播的消息,结果每次都让观众空欢喜一场。现在终于确定今年11月要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亮相,真是让人松了口气。
平台甚至给这部剧打出了“胆小慎入”的提示,这种敢拍敢演的剧,能拍完、能过审、能播出,已经说明了它的分量不一般。
这部剧最硬核的地方在于,它基于轰动全国的四川刘汉大案。不像某些剧那样遮遮掩掩地用个虚构地名,它直接瞄准了“绵阳1.10大案”。
剧情讲的是:一桩四年未破的命案背后,隐藏着盘踞多年、势力庞大的黑社会集团。黑社会老大刘唐(原型刘汉)在滨江一手遮天,公安副局长是他“自己人”,律师是他“防火墙”,证人刚开口就被“意外”撞死,卷宗莫名其妙“丢失”。
据说剧中还原了真实案卷里的一幕:某涉案人员在行刑前,还在给省里某位领导打电话,语气平静得像在聊明天的天气。这种真实感,让人看了脊背发凉。
《国家行动》的演员阵容堪称“扫黑剧天花板”。黄志忠演的专案组组长贺延龄,一出场就是一句:“今天谁挡我,我办谁。”他不是来走程序的,是来掀桌子的。
于和伟演一个游走黑白两道的律师,西装笔挺,谈笑风生,嘴上讲法,手里递刀。还有王志文、陈宝国等9位戏骨同台,没有一个角色是简单的“好人”或“坏人”。
剧组的认真程度让人佩服。当年查封的别墅,剧组是直接搬进去拍的。墙上的弹孔不补,血迹保留。法律顾问全程跟组,每句台词都要先过审,不是怕播不了,是怕“观众学坏了”。
这已经不是拍剧,而是“复刻现场”了。导演高群书拍过《征服》《风声》,这次他把街头械斗的粗粝感和密室审讯的窒息感完美结合。编剧写台词像在磨刀,比如饭桌上,贪官夹起一筷子鱼翅,淡淡说:“这盘凉了,人也该凉了。”没有威胁,却让人不寒而栗。
从《人民的名义》到《狂飙》《扫黑风暴》,再到即将播出的《国家行动》,这些剧为什么能成为爆款?
因为它们敢于直面社会现实,触碰敏感话题。《狂飙》当年网播量累计突破46亿,《扫黑风暴》也引发全民追剧热潮。这些剧让观众看到黑暗之后更珍视光明,感受到中央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
与以往非黑即白的扫黑剧不同,《国家行动》塑造的每个角色都不是简单的“好人”或“坏人”。它细腻呈现普通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徘徊与挣扎,这让整部剧更加有血有肉。
《国家行动》不给你看“浪子回头”,不给你看“情有可原”。它只告诉你一件事:黑的,就是黑的;该抓的,一个都跑不了。有些胜利,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是一寸一寸、用命拼出来的。
今年11月,这部剧值得你抽出时间追一追。它不仅提供了观剧的爽感,更让我们思考:当面对系统性的腐败时,一个人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冒着风险去掀翻那张桌子?